首页 > 抖音热点分享 > 90后诗人曹韵在抖音写诗为何获得千万级热度?
2023
02-27

90后诗人曹韵在抖音写诗为何获得千万级热度?

  2021年5月26日,曹韵在抖音平台发布了第一条诗歌作品《放马来吧》,短短3个月就涨粉十几万。他在诗歌《夜》里这样写到:“有人心碎一万次/有人读一首诗/有人藏器待时/有人心不死/有人请月亮穿过窗/裹紧被子/有人半夜收拾/想逃离城市/有人不知/已成为别人的心事/有人道一声晚安/却依然与黑夜僵持”。

  在诗人落寞、流量为王的时代里,不是因为名气,也非热门话题,仅仅是一些看似简单的抒情诗,没有华美优雅的字词,诗歌的力量却极具穿透力。

  流量带来赞美的同时,一些声音也不可避免落入耳中。现代诗到底该写什么?怎么写?总有人会不满意你写出的文字,在大众娱乐化、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下,写诗的门槛也在一步步降低。在曹韵看来:“这并非一件坏事,更多的人走进来,说明诗歌这个群体是在扩大的。尽管‘分行’的嘲讽不是毫无道理,但也如刘年所提‘文字分行,并不是难事,如何让分行的文字,变成真正的诗歌,就如同把石头点成金一样,这是诗歌最神奇最神秘的地方。”

  曹韵,作为一名90后诗人,喜欢将日子诚恳地记录成诗歌和文字。他的代表作《将》《夜》《如春》《窗》在网络上引起了数千万的热度。在他的眼里生活无非是一首诗,他把只是自己对诗的冲动刻在了记录下的庸常日子里。

  当诗人黄梵读了《偷诗歌的人》后,表示非常认同“诗就是生活的艺术”这一概念。“曹韵的诗,很善于运用意象。比如,他的诗里写到‘我把一颗心按到泥里’,他想表达的无非是希望心愿生根发芽,直接说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创造一个意象,它可以像一颗种子一样,无关它发芽与否,却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期待。”

  “每个阶段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哪怕写得不好,也不要在意过分批评和过分盛赞。”曹韵的诗是朴素的,具有真切的人性,是高度凝练之后的着笔,也是如实地书写。当你回头看时,不一定能看上眼,哪怕是自己写的作品,但觉得幸好的是,它们记录了真实的此刻。

  正如作词人惊竹娇所说,“感谢《偷诗歌的人》,感谢这个世界有诗,感谢诗意的生活里,还能有人代替我去感知。这个世界,可以被一些世俗埋上尘土,就可以在一张纸上破土而出。”面对“存在”的时候,哲学回答不了的。恰恰是诗歌能帮助人们留住那一刻,因为在那一刻人们看到自己关注到了什么。

  在诗集《偷诗歌的人》中,以原创的诗歌作品写下了诗人青年时对爱与玫瑰的渴望,以及爱而不得的沉郁。文字如天空中庇护在月辉下的繁星,将生活的喜怒哀乐包裹,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放出绚丽的烟火。诗人不写似是而非的文字,只是在诚恳记录生活的同时,偷来诗歌润色。

  “自那以后,我开始看很多的诗作,小县城里也有书店,很多经典诗集都能买到。令我惊喜的是,读诗还提高了自己的语文写作成绩。”就这样一发不可收,为了写好诗,他高二一年就把《现代汉语词典》研读了两遍,抄写了很多生僻词、优美的词。回忆诗歌写作伊始的日子,曹韵念念不忘。海子诗里的孤独和共情,让他走上了用文字描述世界的旅途。

  与人文摄影的辉煌与低沉相似,诗歌里最初记录的生活是孤独和压抑。有人认为诗人本就是悲观的,精彩的生活写不出触动人心的文字,诗歌常常伴随着人世的悲欢和兴衰。而对于曹韵而言,有一段时间写诗的态度也是悲观的。

  “高三时,我们换了班主任。由于快高考了,班主任不支持学生写诗。当我的诗稿被老师撕了以后,一度处在自我否定和纠结的境况中,觉得自己不被认可。不久,高考失利,写诗也成了纾解郁闷的唯一出口。”曹韵说,自己“不排斥情绪,在创作时,不是为了宣泄,更像是一种抑制。”曹韵写心里莽撞的想法,写心中的抑郁,写那些或疼或真或幼稚的事。不过真正帮助曹韵忍受困境,支撑他坚持十年如一日写诗的动力,还是爱情。

  “可以说,感谢情诗。原本因为高考失利而压抑的我,在遇见爱人之后,感觉生活突然变得轻盈起来,能够体悟到很多细微的日常的悲欢喜乐。于是,自然而然地写了大量的情诗,对诗歌的理解也不再纠结,我认为写诗就是记录生活,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而现在的他喜欢诗歌、音乐和旅行,在自己的生活里写下诗篇,就像诗集《偷诗歌的人》里所描述的日子。曹韵在诗《仅此而已》里这样写:你不是失去爱人/你只是撕去了日历中/那几页认真和诚恳/而爱人 应当是/铺满了一生……

  曹韵以诗化的方式,将自己情绪上的困境映射在文字中。在诗篇里,诗人不过是有幸用几个字替你笑了一次,替你哭了一次,替你和这个世界对谈了一次。当读者看到并身处其中之时,可以体验到诗人困境之中的挣扎。

  正如曹韵的愿望,在诗人所构筑的世界,大家看见了字词上平凡的人间。诗人不需要和生活、流量相制衡。在时间的流逝下,我们会看到曹韵作为新时代网络诗人引起的热度与讨论。

  源于生活的诗,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你需要了解什么是你们一起写诗的冲动,那是每个人开始的地方,也是互相理解的根本所在。”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