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生产能力,必须基于对抖音营销的系统认知,以及对抖音爆款内容生产逻辑的掌握,有模板才能复制。
抖音好不好用,为什么好用,为什么不好用;为什么讨厌抖音,抖音为什么”弱智“……
如何抓住抖音红利?怎么开号?怎么涨粉?怎么持续做内容?怎么把粉丝转到微信上?怎么带货?怎么接广告?要不要越过平台接广告?有没有内部消息?……
短视频社交的产品分析;短视频的发展趋势;抖音运营数据解析;抖音和微信大战,为什么微信怕了,马化腾和张一鸣互怼,你看好抖音还是微视……
海底捞怎么这么火?小猪佩奇的案例你看了吗?要不要进抖音?怎么投广告?给你一个人,给我做好抖音!你看人家抖音做得多好,学着点;我们这个产品也能做抖音吗?……
那分析抖音这个短视频社交平台,我们能够用什么视角呢?我们有几种内部使用的深度分析视角,分享给大家参考:
你的决策已知信息是什么?你采用何种决策逻辑?对决策结果如何预判?事实证明了预判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改变案例分析的时间,如从前看,倒带回去预测;从后看,假设是5年后,如何复盘抖音(前段时间VC行业第一深度自媒体42章经就用这个方法复盘《微信生态圈投资机会》)。
当电影出现的时候,电影生态是如何一步步构建出来的?这其中会出现哪些主要的商业机会?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新路14号大咖啡地下厅,卢米艾米兄弟展示了他们发明的电影放映机,放映了两人摄制的短片《火车进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这一天,电影宣告诞生。
当我们去看《火车进站》,这部被认为是第一部影片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不就是抖音上最火视频种类之一的
2)中国电影早期最受欢迎的影片类型都有哪些?——大家熟悉的上海滩月份牌美女,是言情戏;
但是,在【视频平台内容生态发展】这个过程中,抖音和电影、电视,一定会具有一些共性,比如:
3)每一种媒介技术,都会吸引既有媒介的佼佼者,来发展自己;但同时,也会捧出一批熟悉本媒介形态的新人;后者是媒介成熟的标志;
现在的抖音搬运工,是从一个视频网站搬到另一个视频网站,从微信朋友圈搬到抖音粉丝圈……这些还是内容搬运。
把其他【视频平台】上最赚钱的生意,从内容、到组织结构、到商业模式,都搬过来。
举个例子,GQ主编张伟,把GQ搬到了微信,于是有了新世相,新世相估值8亿;比新世相值钱的有罗辑思维,把出版社从线下搬到了手机上,上一轮估值70亿。
所以,100年视角分析留给我们的思考是:电影电视上,谁最赚钱呢?怎么搬来呢?
一觉醒来,“代古拉k”前晚发布的一条抖音舞蹈视频被大量消息挤爆了,“有几十万点赞”。
这种幸运不是个例。抖音红利正在大量释放,通过几个爆款内容从素人或小V迅速变成全网皆知的大网红的例子不在少数。1600万粉丝的费启鸣、1000万粉丝的张欣尧、700万粉丝的吴佳煜、380万粉丝的itzGennyB等等,入驻抖音的时间只有半年到一年之间。
我们假设抖音能做到3亿用户(这个数据会有出入,但总用户量级是确定的,偏差有限。)
抖音的头部人群有多少呢?有报道称,抖音在对接2000位抖音达人(有内部数据的群友,欢迎PO出来,更新。)
2)如果腰部达人是头部的10倍,2万人,则成为腰部达人的概率是:1.5万分之一。
假设一位抖音用户关注的人数在100-200之间(欢迎有准确数据的群友提供更新数据;关注到1000人,不太能看过来;关注10人,太少了一些;这个数据或具量级准确度。)
要获得10万粉丝,则意味着要获得平均抖音用户粉丝数的500到1000倍。
在统计学中,一般把低于5%的概率,称之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不值得期待。通过玩抖音变红,对于普通抖友来说,可能也不值得期待。
能10个人打1个人,就不2个人上。打架不怕人多;要赢,首先要敢于压倒性投入。
好的内容,在抖音上,媒介成本不仅可能是0,还可能是负数——媒介倒贴好内容。
是找到“武器图纸”,按照武器图纸,分解零件生产,组装,才能建立大规模的内容流水线。
马云火,做一个蹭马云的号,放马云视频,然后说:他年轻的时候普通(或不普通),现在富可敌国……所有奋斗的小伙伴,请给他点赞……
简单易行,在平台监管不严的时候,可以迅速吸粉;各位新抖友,很可以搬运上一段时间——只要你愿意。
对品牌商和希望长期玩抖音的”战略派“(相对于”投机派“而言),这种方法上不了台面。
看见什么视频火,自己照样子拍一个;比如昨天群友发的”暖羊驼“发传单,就是模仿法的作品;
找到对标的账号、IP,抖音内外均可,分析其经典桥段、套路,不等它在抖音火,就模仿拍摄一个,放进来。
各位须知“模仿是抖音的灵魂”,你一旦走上模仿法的坦途,瞬间就会找到“抖音感”。人家海草舞,你也海草舞;人家地铁抓手,你也抓手。霎时融入抖友行列,犹如混迹广场舞群体之中,曲调节奏,尽情摇摆,其乐融融也。
3)模仿容易增加植入,提升相关性;模仿的人员、场所、道具,可以植入品牌、产品。
然而,一部分不满足于此的抖友还会问:难道我们就要一直模仿吗?难道我们就不能再进一步吗?
接下来,介绍在模仿法上更进一步的四维还原法。让你从对爆款视频的简单化妆型模仿,走向灵魂深处的相似与共鸣。
而四维还原法,堪称模仿法里的战斗机。让模仿深入灵魂和骨髓,不仅模仿对方的表皮,还能模仿的心肝脾肺肾,大脑灰质层和沟回。
我们用前两天讨论过的杜子建抖音来举例。杜子建760万粉(5月30日14点27分数据),28个抖音作品,最高赞的一则是499万赞(5月30日14点27分数据)。
杜子建,中近景,构图到胸口,坐姿,左前侧对镜头,双手交叉,黑色毛衣,背景为书柜门,虚化;
他说了什么?(以及更深入的:为什么采用这种语法结构?老何的分段,基本是视频的原有分段法)
我们所需要的用户反应,在回复里已经有许多一手信息了,在这5万条回复里,去找代表性的,一条条拿来吧。
通过对真正听众、点赞回复用户的身份反查,找到他们是谁,他们关心什么,他们为什么关心这个爆款视频。
杜子建在这里,用表面朝着父母说,实际朝着孩子说的方式,打造了一枚社交货币,这个货币,适合由孩子送给父母。
湖南台的钟山老师,这个操作模板和杜子建一模一样,对象也是10岁出头的抖音用户,话题抓的是:一胎、二胎矛盾。
1)四维还原法,目标不是对爆款内容进行表层模仿,而是【还原策划逻辑】,有了策划逻辑,你尽可以自己做10个、100个类似的视频出来;
2)四维还原法的四维是:【内容还原】、【(用户)评论还原】、【(用户)身份还原】,以及【策划逻辑还原】。
有的群友可能已经可以做到通过【四维还原法】,批量制造100,甚至101个创意了。
办法是下一个方法呀,帮助大家从【四维还原法】走到100个创意的第4个方法:
目的是:在明确目标用户后,围绕目标用户关注的话题,迅速找到更多内容方向的方法。
角色之间的冲突关系,会在每一个场景里体现出来;从生活中,或者网络上抓到这些内容,开始创作吧。
品牌商做抖音,包括有人说汽车4S店做抖音,房产中介做抖音,风景区做抖音(是否想起了僵尸桥)。如果天天换模板,换外景,换机位,换剪辑,是不是会人仰马翻?
3)晃桥的桥段不变,每次变化里面的搞笑细节:游客反应、搞笑IP……等等;
所以,要想象自己:把你生意,如卖车、卖房、卖混沌、 卖课、卖保险的场景,浓缩出来一个【15秒竖屏版】,在这里创作。
先给卖车构建一个【代入法】的场景,可以让团队在这个【画框】内,不断代入各种元素,实现轻松创意复制。
街头发传单?顾客电话邀约?到店接待?询问讲解?试乘试驾?价格谈判?卖保险?成交签约?交车仪式?保养维修?车辆急救?自驾出游?
顾客电话邀约有冲突啊——顾客的花式拒绝,顾问的花式勾搭到店接待有冲突啊——新来的小姐姐这样接客人
价格谈判更有冲突——顾客这样砍价,没有见过……或者翻转过来,如何去4S有效砍价……当你砍价的时候,销售顾问心理在想啥……
交车仪式冲突?有啊——如何轿车有【仪式感】?换着方法来体现顾客交车的尊贵……
一开门,一点头,一搭腔,多少戏精乐呵呵;一关门,一送客,一回访,多少桥段可回眸。
看房画框如果没有创意了,可以带宠物看吧?把抖音火的猫、狗、会飞的鼯鼠、乌龟,一只只带过去看嘛……
【代入法】是创意方法里的清凉油、万金油、大豆油,普普通通,朴实无华,但是真心好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创作写稿,家中常备。
翻转生对比,对比生反差,反差生情绪能量,情绪能量生动作冲动啊——神经系统生化反应到达一定阈值,必须用行动来释放,以形成平衡。
我就是那个老公,顶我上去!我看你还在不在开会!不要以为我大你几岁就不用抖音!
我们分享一个自己之前用过的,做病毒视频时,如何让网友重复看10遍视频的方法。
当然,最牛的钩子,是你创作《大话西游》的经典桥段;这个难度太大,不具备可复制性,即便周星驰自己,也难以重复;
然后,最后放一句,刚才我在视频里给出了我的QQ号码,看看你们谁先找到我哦。
抖音可能也有这样的套路。比如,有的魔术视频,你要看几遍才能看到问题所在。
而让抖友关注,则要让他看到你账号的长期关注价值,关注你有什么好处?不关注有什么损失?
而这一篇文章,正是服务于抖音运营人员,让我们早一天走过土路时代,来到铁路时代、高铁时代。
文章结尾,我们再给各位送上一句话,这句话或许能让这篇文章在您这里的价值再翻几番:
1.打开微信app,点击消息列表中和“微信支付”的对线doc个人图书馆的账单,点击“查看账单详情”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yunying.cc/?id=2676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运营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