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然结束!这一年,营销江湖潮起潮落,经历了套路脱敏、刷屏失效、社交疲惫的营销之“难”;
营销最前线基于这一年的前沿报道,观察了这一年火爆的互联网营销事件,总结出了2019年度十大刷屏级营销案例(注:排名不分先后):
如果是以中国的农历来算《啥是佩奇》是去年的案例,不过以国历算这是开年的第一个刷屏案例。所以它算是一个过渡点,留下了去年扎心营销的“绝唱”,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2019年初情感感召的扎心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在2018年已经被玩烂了,什么品牌都要想扎个心!那么《啥是佩奇》的疯狂刷屏是如何做到的?
虽说2018年的各种情感洞察早就被扎了个遍,但我们为何不能从那些旧的之中创造出新的?
《啥是佩奇》就是把爷爷为孙子儿女,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付出“笨拙”温情的这种旧的情感洞察与之前热门的佩奇混搭在一起,让火星撞上地球,在压抑而又荒谬的情感表达中,变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的情感洞察。
和扎心营销一样,社交裂变也是前两年最火爆的玩法,而2019却销声匿迹,今年唯一能称得上朋友圈狂欢的,只有11月的@微信官方要一面红旗;
业内人士或者是消息灵通者,依靠他们在自己的圈内和自己的粉丝、朋友群内分享H5,完成换头像H5的初期传播。
内行圈子内有很多流量基础的精明用户朋友,他们人脉广,而且热爱抖机灵是普通用户的信息和快乐源泉。
他们明知道这个消息是假的,但是依然会故意发圈求一面五星红旗,他们形成了许愿池不断激发的源泉。
而这完成的10%,使消息开始渗透入普通大众,这个时候群聚效应就开始产生了;
所谓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就是达到一定数量级后的跟风,一个人在做某个动作肯定没人关心,5、6个人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但如果是数十个人都在做某个动作,就会跟风。
一连看到朋友圈有10几个人都在@微信官方要红旗,你说会不会跟风?剩余的10%轻松达到。
而随着发展后面三种用户不断的交替摩擦,又不断触发出更多的内容,形成了再引发第二、第三轮的群聚跟风...彻底引爆。
不过这场疯狂的裂变,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疯狂的流量有利有弊,必须有风险控制(后期这场活动改成了与官媒合作的正能量传播了),当影响太大的裂变可能会让一场爆火的营销成为一场自毁的爆炸。
在今年年初,还发生了一场让人惊诧的疯狂哄抢:店门口露营、百米冲刺、肉搏战;
以杯子为载体出周边和蹭萌宠经济,在2019年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为何能够异军突起,突然火爆?其实是凡勃伦效应背后的“炫耀”心理在起作用: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购买一件商品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在使用这件商品的时候,还能显露出自己的财富、名望、阶层和地位。
卖爆品杯子不是目的,帮助消费者“装”才是,消费者买的也不是“猫爪杯”而是逼格!
2019年堪比猫爪杯的另一场狂欢,一大早百米冲刺、丧尸钻门、扒模特衣服,都只是为了抢最新的限量联名UT。
第三,这场联名的Kaws本身是非常贵的,这相当于最便宜的一次能够穿到正版联名的机会,让黄牛们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形成了竞争;
最后,前一天凌晨网上发售,3秒就卖空了,网上的激烈竞争,让黄牛和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
一般来说饥饿营销分为三个层次:只是稀缺——先充足再稀缺——本来充足最后因争夺而稀缺;
优衣库这次就是第三层次的极致饥饿营销,记住饥饿营销的关键不再于饥饿,而是竞争。
持续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电子阅读器Kindle经常被调侃:日常吃灰,只有在盖泡面时才想起来使用;
而在3月20日,亚马逊发布新款Kindle阅读器,在淘宝竟然打出了“用Kindle盖泡,面更香”的广告,并在官方公众号推送内容《Kindle盖泡面,真香!》,官方认证“真香泡面盖”!
这次看似破罐子破摔的自黑行为,在传播中反而得到了大众的点赞,认为亚马逊有趣敢于自黑;
其实敢于顺水推舟,顺应民意的自黑自嘲,是和大众打成一片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知名的品牌或人;
比如今年的吴亦凡,以自己在综艺中被调侃嘲笑的freestyle:你看这个面,它又长又宽,就像这个碗,它又大又圆为原型,发布了新歌《大碗宽面》;
特别是歌词中的回应:从来不敢去相信,大碗能让你开心,但这确是我本意,也许是一种天意
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董事长兼CEO迪特·蔡澈(Dieter Zetsche)卸任退休后,宝马的“祝福”视频却火了。
火爆的原因是宝马用“奔驰CEO退休后开宝马”的广告视频“奔驰一生,宝马相伴”,来怼奔驰,截胡了热点;
除了这两位,其他大牌其实也经常互怼,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汉堡王...
互怼看似是一场互踩的攻击,其实是友好的互相蹭热度,无形之中制造了话题,大大增加了曝光,而且幽默和智慧的回复,还能得到是一个双赢局面。
互怼营销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尺度,不要为了“黑”对方而“黑”,不然最后就线
而在今年11月13日,汽车界奥迪与英菲尼迪意外组成的新CP“双迪”刷屏了。
随后,另一个主角英菲尼迪下场回应:“懂你兄弟,送给英菲尼迪的30周年生日贺礼收到”这样友好巧妙的回答,将事件推到了高潮,让网友直呼“爱了,爱了”。
友商们的联合助攻下,这场202元的“乌龙广告”由此做成了200万元的现象级刷屏。
因为2019年营销圈的举步维艰,营销套路的持续失效,刷屏的红色警告...,曾经各大平台充斥着的各种洗脑广告,今年重出江湖。
7月暑期档,一部“国漫”电影大放光芒,连破各种记录,最终拿下49亿票房夺得中国电影票房第二,让人大呼“国漫崛起”!
KOC(Key Opinion Consumer)意思是关键意见消费者,也就是消费者(粉丝)中的KOL,《哪吒之魔童降世》通过三步培养利用了KOC的力量。
为方便最初的消费者传播,官方制作了各种图片,土味表情包,为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传播埋下伏笔。
《哪吒》团队竟然和抖音合作,直接在平台中植入了特效模板。为KOC引领潮流,打下了易于复制的基础。
前期的点映中,还选择了在几个城市限定点映,吸引电影爱好者(KOC)来观影;
并在观影后进行了互动采访,通过这些种子消费者的现场证言,开启口碑证言(豆瓣的影评也是在城市分站点映中逐渐开启)。
在点映过程中,影片吸引了很多优质的粉丝,他们“自发”的二次创作,有cos的、有自己做海报的、有画图的、还有写应援曲的...
官方对优秀的二次创作都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辅助传播,这无疑带动了粉丝们的热情,让自主的播传不断。
在公域流量红利枯竭的2019年,借力广大群众的力量并培养KOC进行引领,是一条绝佳的捷径,也是一个营销趋势。
今年双十一前夕,淘宝推出的新玩法#组队盖楼大挑战,赢20亿红包#战胜了养生文、毒鸡汤刷爆了社交平台:
在盖楼之前淘宝还加入了组队机制,让盖楼游戏变成了一场PK,两个队之间的竞争
而且PK有胜负之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又难免点燃一些情绪,你来我去,好胜心被激发;
到了后面,这场盖楼不再是为了红包而战,而是为了“争一口气”,到那时红包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赢了就行!
强制的无限+门票的损失厌恶为了防止你轻易放弃,淘宝还用两层维度的攻击牢牢捆着你:
淘宝还在每场PK每个队都会缴纳一个门票费,越高的奖池意味着越高的门票费。(两个队的门票费占了奖池的大半)
如果想不玩了?对不起,你之前辛辛苦苦积累的红包,也没有了,输了就统统扣掉。
盖楼BUG引羊毛党助攻这一次最惊艳的操作就是无形之中利用了“羊毛党”的力量,淘宝盖楼中其实还存在BUG,因为主要形式是拉人助力,但是每个人能够拿来互助的次数是有限的,有“羊毛党”就不互助,而是把自己楼卖给其他用户,帮别人盖。
而这些“羊毛党”无形中为盖楼活动做了主动播传的推广,也为了拥有更多的楼来卖,不得不主动完成促活任务,俨然成为了淘宝盖楼的廉价搬砖手。
在流量枯竭的2019,除了借其他品牌和平台之势,何不借用户之势,以利益驱使将将用户转化为推广员?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yunying.cc/?id=1057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运营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