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运营 > 想玩转抖音运营你必须掌握背后的底层逻辑
2020
03-23

想玩转抖音运营你必须掌握背后的底层逻辑

  以前做公众号,粉丝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因为有了粉丝,你公众号上发出去的文章才有被阅读和被分享的机会。如果没有粉丝,那你只能靠作者在朋友和微信群里分享,你能触达到的人是极其有限的。

  但是到了抖音里面,你不再需要担心粉丝的事情,系统会根据你发布短视频内容的特点,自动把视频“分享”给它认为会喜欢这个视频的人。即便你的账号一个粉丝也没有,视频依然可以通过系统分享被上千人万人看到。

  所以,你做视频第一个要关注的事情就是,怎么让系统辨识出你的内容是什么;第二个要关注的事情如果系统识别正确了,它会分享给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有多少,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买你的东西或者关注你。

  很多人会这么类比:最早在广告牌/报纸上做广告,后来在电视上,前几年在微信上,现在要在抖音上了。

  这个类比的逻辑是,平面广告—电视广告—新媒体广告—短视频广告,换句话说就是 纸媒—电视媒体—新媒体—短视频。

  实际上,短视频这个东西和微信/微博其实是差不多同时出现的,比如秒拍、美拍他们都是短视频,但是他们并没有火起来成为一个跟微信微博相抗衡的新平台,快手2012年就转型做短视频社区了。

  他们成为一个与双微抗衡的新平台,也只是去年才开始被提出来的。但能够抗衡的原因却不是他们,而是抖音。

  最早,抖音雇佣了上千名(据说是3000个传媒大学学生)专业的舞蹈音乐达人拍摄视频,发布的内容均是官方指定的话题,内容话题相似但各有特色。用户在抖音侧“刷”到的内容在一段时间内都是同一话题的不同版本,被有代入感的音乐洗脑后模仿,形成刷屏。

  如果你是早期的抖音用户,你应该可以明显感觉到,抖音上的内容是“波浪式”的,也就是一波话题起来到达高峰后,会立马有一个新的话题再起来,如此一轮接一轮。比如从“手指舞”到“小哥哥我捡到一个东西你要么”到“摔碗酒”

  这种“强运营干预+算法分发”的手段,很容易制造现象级的话题。这是抖音最核心的机制,其他爆款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话题。

  在这种机制下,你去0基础运营抖音的时候,如果没有自造爆款的能力,“借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现在解释一下算法是如何运转的:算法没有人这么复杂,他不可能像我们一样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它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数据。

  一个视频符合什么样的特点推荐给什么样的人以及达到多少播放、点赞、评论、转发,推荐给多少人,都是早就写好的算法。

  大部分视频第一次发布系统会把它推送给500人左右,这个视频的完播率、播放次数、点赞数、评论数达到某一个标准以后,会继续推荐给更多的人;没达到,算法就会认为用户不喜欢你的视频,然后放弃推荐。

  火爆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视频被大量点赞、评论或者涨粉,甚至被其他用户效仿。我们深究一下这个表面现象:观众为什么会点赞评论?

  2.不要自嗨,记住信息差,要让你的观众有这样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你自己产生这样的心理活动。这个就需要在选择账号方向的时候做好定位,保证与你的观众有足够的信息差。

  做抖音的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做品牌宣传的,KPI是让人看到并对自己的品牌产生好感;另一种是卖货的,让看到的人产生购买的冲动。

  人是一种有情绪的动物:“这东西能附加情绪给你,比如让你快乐、激动或者不伤心”

  所以你会发现,火爆和带货的心理逻辑是不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寄希望于一个爆款视频给你带多少货。

  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流量”二字到现在还一直是根本。获取流量的手段稍微有了一点变化,最早博客建站时代靠的是内容,到微博时代靠的还是内容,到了微信时代近两年才稍微有了一点点改变,变成靠内容和服务了(服务号&小程序)

  定位完了就是“抄”,找到和你定位一样的大号,对着别人的内容学,有很多类似的数据网站了,比如toobigdata做的就很好。当然也可以做差异化,但要保证自己能有足够的内容输出。

  做公众号你知道需要分段、加粗、标红,甚至加上各种背景、边框,做短视频的时候,怎么就不记着点剪辑、美化的事儿了呢?

  视频画面和BGM节奏的配合、场景的切换、人物的美颜、滤镜,这些每一件都要注意。

  在定位的时候说过了,要能持续产出内容。除此以外,迭代要有复盘在里面:系统有没有给你的内容做推荐?推荐的受众准不准?受众有没有反馈?反馈了什么?这些问题都要落实到纸面上,每一个视频都记录下来。

  今天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每天都会更新运营干货,与你一起死磕运营,共同成长!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