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运营 > 抖音黑产产业链
2022
12-08

抖音黑产产业链

  这篇有点标题党,文章并非完整的在写抖音黑产产业链。而是针对抖音的其中一个黑产场景,的其中一些作弊动机,进行的产业链的不完整分析,以及包括如何识别、打击,限定到这一个小场景来进行的讨论。

  整个黑产产业链有着复杂而完善的体系,过程中还有可能有其他一些可能的作弊方式,但未展开,例如要做任务需要先交 20 块钱押金才可做任务,目的是骗押金。

  昨天下午接到一个来自香港的座机电话,顺手接了,对方一口东北口音(描述事实,无地域歧视)的问愿意在抖音做任务吗,问了下啥任务,开始介绍任务。

  在 QQ 群内接任务,5-20 块钱一个任务,任务包括搜索某人,然后关注、点赞、评论他的内容,任务完成后将截图发群里,通过红包形式发放奖励。(下图来自 QQ 群)

  从香港地区+东北口音,就几乎可确定这是个成熟的产业链,所以,这里打算把产业链做一个些细拆。

  这类型创作者通常属于某个工作室(或者叫做公会、MCN 机构),甚至可能没有真实的创作者,而工作室+创作者就只是一个人,批量操作手机,批量操作账号,批量生产内容(甚至可能是机器自动生成内容,或其他地方盗内容)。这里就假设一种简单状况,真的是工作室下面有一批创作者。

  例如行业内计算广告价格的一种方式是粉丝数 * 一定比例(例如 5%),例如你有 100w 粉丝,则一条广告 5w。接广告的计算价格方式很多,不同行业、不同平台、不同创作者都可能会不同。

  2.1.2 动机二:内容获得高互动,平台会给到更大量级的曝光(这是抖音的分发方式),进而让更多正常用户看到,进而产生正常的互动行为(点赞、关注、评论等)

  早年积分墙行业也有类似操作,官方买流量刷下载,目的是刷高在 App Store 的排名,进而得到更多曝光,带来正常用户的下载。

  用户作弊动机可能还为其他,但我对抖音业务不足够了解,这里就以这两种来讨论。

  黑产团伙电话联系我,加群,群里领取任务,去做任务并截图,截图发群里,发 QQ 红包形式结算任务奖励。

  // 有人负责技术(例如拨打电话工具、香港 IP,甚至自己开发一些操作软件);

  // 有人负责情报(例如抖音有利可图,小红书、B 站、快手是不是也有利可图呢,这个需要有人去研究);

  内容获得了与质量不匹配的流量,导致消费者觉得这个内容属于低质内容,进而流失。

  对其他创作者不公平,消费侧人数和消费时间固定,所以能消费的内容量固定,当用户消费了这个刷量内容,其他优质内容被消费到的概率就降低了,进而导致其他创作者流失。

  广告主投了广告,获得了低于预期的收益,例如 10w 粉丝,3000 元一条广告,实际上线w ,则单用户成本实则高了 10 倍。时间长了,广告主流失。

  其他可能的一些原因,这个产业链会导致抖音用户被电信诈骗、增加平台治理成本等。

  打击之前得识别,得知道哪些用户是在做刷赞任务、哪些用户的哪些赞是做任务哪些是真心想点赞、哪些创作者在被刷、哪些创作者的哪些内容在被刷、哪些内容的其中哪部分赞是被刷的等等等。

  通常会利用大量的数据分析、反作弊策略、反作弊模型,基于用户行为、知识图谱、设备环境、内容等来识别。

  // 每天仅在某个固定周期点赞,例如用户一天刷 200 个视频,把 10 个点赞全部集中在第 50-60 个视频。;

  // 仅对某些类型的视频进行点赞(例如曝光量在 xxx 的视频,假设这类型视频创作者容易去买量);

  // 点赞目的性强(这个还可以细拆,定义清楚什么叫做点赞目的性强,可能表现出来会有 10 种行为);

  // 超过一定占比的关注/点赞/评论都来自某些特征的用户(特征:已被判断为作弊、打上高概率作弊标签、存在关联关系、ip 都在某个区域、用户画像都是宝妈等居家人群等);

  // 某些正常用户较低概率才会有的行为(例如针对无分享诉求的 App,用户却每次生产后都分享出去);

  // 某些低价格的手机(黑产也需要考虑成本,所以通常会使用价格偏低的手机);

  //检测是否有使用改机、多开工具、root/越狱、模拟器、群控软件、使用代理、境外 ip、恶意注册、在黑灰名单库、机器登录、二次注册、沉睡账号等。

  知识图谱定义如下图,举个简单例子,账号 a 被判定为了作弊账号,账号 a 在设备 a 上登录过,当账号 b 再去设备 a 登录时,可能会判定为账号 b 也有比较大概率属于违规账号,然后用更严的策略、模型去判断它。

  他们的关联可能是同一个设备、同一个 ip、一些共同或相似行为、 同一个或有规律的昵称/简介、同一个模板的内容、同一个异常数字的提现金额等。

  以上不管是行为还是设备,还是基础信息都仅罗列了部分,都还可以无限扩展,都是基于对业务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发现。但有这些行为并不代表用户真的是在作弊,会存在误伤,所以有时需要多个行为结合来判断。

  例如单纯用行为 A/B/C 来判断都会出现准召率不满意,则可利用行为 A 的值处于区间 a,且行为 B 的值处于区间 B,且行为 C 的值处于区间 c,则判断用户为作弊用户。

  在第四步已经识别出作弊,所以他们通常会在作弊链条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打击,下面列出几个打击思路,这些思路并非符合 MECE 原则,而是可能相互之间有交叉,甚至不属于同一维度的思路。

  // 通过业务或产品功能调整,提升作弊成本或降低收益,让用户不再有作弊动机。

  // 例如我自己做过的,用户会生产垃圾内容,然后获得收益,然后金额转移,然后提现,我们在金额转移及提现处打击用户,使其最终无法提现,进而放弃生产垃圾内容来获利。

  // 作弊通常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从链条每一环节都可进行打击,例如登录注册、例如访问、例如做某些行为等。但通常只会在后面有业务价值的行为才会进行拦截,在前期不过分异常的用户,通常只会做标记,后期业务再结合这些标签来综合判断。

  // 联防联控这个词近期听的最多的是在疫情防控中,在风控中也常用这个词,是指多个业务、多个部门甚至多家公司联合防控。例如在西瓜视频上作弊的用户,在抖音上也可能会被限制。

  // 因为资源理论上都是有限的,一个抖音注册账号、认证账号等在黑产市场都是有固定的标价的。

  //从资源层进行打击,目的是提高用户作弊成本,当成本≥收益,那用户也就不再作弊了。

  // 我们可以对账号、设备、IP( 针对 IPv4 可行,针对 IPv6 打击则适用人群小了许多,IPv6 理论上可以看做是无限的)、手机号等资源进行打击。例如把某一个设备判黑,则之后所有账号在这个设备上登录都会算作作弊账号,这个设备将不再可用,提高了作弊成本。

  以上只是做生态治理的其中一个问题,生态治理有很多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抖音也一定会有多种策略、模型,来识别、拦截以及相应的处罚,来保持生态平衡。

  注:以上是基于我对抖音不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写的初步想法,结合具体业务可能会发现某些不可行,或者有一些更好的打击方式。

  给风控同学推荐基本我看过的风控相关书籍,这些几乎我全看了,能够更好地了解风控全貌、更好地了解自己单位风控处于行业什么水平、接下来还有哪些优化方向等。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金融行业,但很多通用逻辑都是一样的。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