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看到一个阿姨提着大包小包,可能是因为口渴,她站一台智能自动贩卖机前,她看了良久,还是走了。”
他们是突然不会打车的大叔,他们是排队付款时不会扫码的大婶,他们是不会导航而迷路求助的大爷,他们是看不懂智能电视的奶奶。
他们双手创造了时代,却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他们默然驻足这个时代,却鲜有人为他们驻足。
于是2021除夕夜,在【瓜分20亿】的盛大狂欢下,抖音另一条公益片“悄然”上线,把镜头对准了那些不会用手机抢红包的中老年人。
“这支片子,只要能真正站在我们爸妈的角度,说出他们的困境,产生更多共鸣发出呼吁即可,品牌漏出并不是最重要的。”
创作空间很大,时间无比紧急。在灵感枯竭的边缘,“老年大学”的概念脱颖而出。
于是几天内,整个重庆的消防、环卫、公安、医疗、社区基层被全线调动......
因为疫情无法亲临现场的客户,也被迫享受了一把直播间与主播(我们)互动的快感(并没有打赏)。
网络购物、网上预约挂号、手机移动支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大多数人可以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时,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面对的却是数字鸿沟的尴尬。
借力春节“团圆”、“回家”社会情绪,强调“ 关心和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问题”概念的主题,向用户传递场景下的抖音功能性社会责任。
1.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老生常谈,如何找到一个巧妙切入点重新引起公众共鸣。
2.如何真正站在老年人的视角发现他们的困惑,展现他们的期望,而不是品牌自嗨。
不会扫健康宝,订餐厅只能电话,不会点外卖,不会大众点评,不会滴滴打车——应用鸿沟
过年在家抢红包,发微信拜年,视频问候,朋友圈社交,短视频记录——社交鸿沟
长期以来我们对老年人的关心重点似乎只是落在生活与健康等方面,却忽略了他们在数字化时代辛苦追赶的步伐,
真正对父母的关心,并不是让他们吃好喝好住得好,精神陪伴甚至比生活陪伴来的更好。
抖音作为一个拥有6亿用户的平台,需要担起社会责任,呼吁年轻人去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老年人,帮助他们跨过鸿沟。
通过这只片子,致敬那些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仍旧努力地追赶时代的父母们,以及那些在你没能陪伴时,不厌其烦地帮助你的父母的陌生人。
用一位老父亲的视角去诠释他在“老年大学”的所见所闻,以一本正经地自我调侃叙述背后心酸无奈的故事。
运用有颗粒的电影胶片纪实感的镜头/场景和大量第一人称视角,表现老父亲追赶时代的窘迫和不服输的那股拧劲儿。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无数的爷爷奶奶,也因为搜不到时代的信号,只能留下迷茫的背影。
科技带给人进步,却是部分人跟不上时代,关注他们和弱者是这个社会最温柔最人性的方式。与抖音的很多内容和功能结合的非常好,抖音快手除了那些低俗、媚俗、骗流量以外,何尝不是一个“大学”呢。
这个系列的公益片,真的都挺好!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能拿出行动来帮助老人。
难能可贵的是年轻人聚集的抖音品牌,观照到大多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在春节前给到中国老年一族的用心礼物。
用老年大学的概念帮助我们换个视角理解老年人的生活,内容给人的感觉很真实,每个小情节里都是对老年人生活的深刻洞察。但却没有刻意煽情,让用户在前面轻松有趣的氛围中降低防备心,也为最后的品牌内容露出蓄力,对品牌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呈现。
镜头之前的人生百态,把故事聚焦在老年人身上,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营销应该要带给社会的正向价值。
场景设计都很真实,剧情流畅,土味牛排上桌那一刻,真的触动到做儿女的人,好的公益片就是这样恰到好处。
可愛的小故事, 為了想跟年輕人更親近,老人每天都在社會大學裡忙著學習、補課,唯故事與品牌概念的關聯較弱
片子真实又不失微电影的节奏与幽默风格,洞察细腻,符合平台调性,拿捏得当。
类似的故事很多,第一次讲的如此独树一帜的。故事形式感很足,文案视角很赞。向偏执的创作团队致敬。
数字鸿沟不仅仅是经济发达体与非经济发达体之间的落差,也是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鸿沟,那些你没注意到的人群,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关注。
洞察精准,老年大学的切入精准而巧妙,引发共鸣,刺激更多人关心和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
场景设计都很真实,剧情流畅,土味牛排上桌那一刻,真的触动到做儿女的人,好的公益片就是这样恰到好处。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给人以起伏感,同时也很好的反映了当今社会的老年人对于网络技术知识的欠缺,十分具象。
和以前老年大学定义不一样,新时代的老年大学往往可能只是教会他们使用上最普通的日常工具,比如线上挂号、街边扫码支付、领红包等等。创意执行上也是选取正向角度,不苦情,微搞笑,也适合CNY期间传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yunying.cc/?id=3449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运营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