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运营 > 私域最强技术拆解:从0到1搭建内容运营体系
2022
03-24

私域最强技术拆解:从0到1搭建内容运营体系

  本文是基于私域这个大帽子来写的,因为私域最近比较火,这样写你更愿意看;

  本文其实是任何以内容为主的业务都需要研究的事情,内容它应该是一个体系,很复杂但是很必要的体系;

  一切皆内容,从图文到短视频,从公众号到抖音,就这5年而已,你会发现,我们已经被内容紧紧包围,有时候你以为是你选择内容,但真实是内容主动找上门并营销了你;

  本文不会讲各大平台的运营玩法,而是从更高的维度来聊聊如何选平台,如何生产内容以及怎么去运营,适合运营负责人和想从事内容运营的小伙伴来看看;

  好啦,终于可以聊聊内容了,之前聊了社群、聊了私域、聊了增长,详细请点击:

  还有一个讲IP的坑挖了很久,自己就是不愿意动手埋上,一个是因为确实指导好几个小伙伴赚到了点小钱,想藏私,另一个就是IP市面上写的人多,课程也多,而我真正实操总结的那一套玩法,反常识,写出来怕被认为胡扯。

  公众号N久不更新了,今天先把内容体系搭建的干货顶上来,下个篇再出IP的吧,再坑一段时间。

  做内容体系搭建和写内容是两件事,一个是顶层设计,一个是具体实操,都很重要。

  当然,所有对内容非常敏锐的新媒体运营,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去设计内容顶层体系。

  如果你是一家内容型产品的公司,或者干脆一点,所有非标品或需要教育市场和用户的业务,这一套体系你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接下来的文章会分为7个part展开,让我们一起来从里到外把内容这个事给弄明白。

  广告片、投放落地页、优惠券、试用装、用户好评、影视的植入,甚至一次结果交付也是内容。

  而好的产品表达应该是要结合各种场景植入适合的内容,去影响我们产品的受众。

  内容是用来表达产品,达到拉新、转化等营销目的,所以做内容不能独立平台,更不能独立用户场景。

  见过太多的业务,所谓的内容运营就是基于各大平台去做内容,今天做公众号,明天做知乎,后天听说抖音好了,就all in 抖音。

  我也这么瞎指挥了1年,发现内容越做越多,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结果P毛有用效果(拉新、转化、口碑)都没,小伙伴们深陷于各大平台玩法、规则,迷茫没有方向。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做内容不是目的,平台更不是目的,做内容之前我们好像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

  未来一定是内容运营才可以长久持续下去的,增长技术会过时、私域都有可能过时,但是内容是核心,用户一直会关注的。

  以上就是我们团队思考的一个小插曲,我们会一直徘徊在内容有多好这个层面。具体怎么好,我们好像也说不太清楚。什么平台适合我们业务好像也没去深究过。

  以上思考过程都是一个维度的,不会带来实际的效果(好多思考其实都是这种,之前各种认知的重组,看似努力,其实没啥用):

  到这里,我们发现内容不是结果,我们的业务会死才是。会死是因为我们用户希望从我们这边得到内容价值。

  这么简单的用户思维,我们绕了一年,其实大多数运营没去经历过,就不知道用户思维到底有多难!

  既然用户是目的,内容是我们用来击打用户心智的手段,那这事就顺了,我们只要弄清楚在什么节点击打用户关心的什么点以达到用户关系就可以了,这个叫内容触点梳理。

  内容应该是服务用户关系的,按照用户关系→用户需要→我们拥有,这三个顺序来思考,会更接地气!

  很多业务做内容都是自己有啥去生产啥,然后投放到各个平台,然后你会发现,各平台并不买账,原因何在?

  第一:不是你有什么,而是用户需要什么。比如我们平台有千万文字和数百门课程内容,各种讲师,各种资源。然并卵,用户真的关心这些吗?

  我在抖音、视频号就是玩、消磨时间,在头条就是获得信息,来社群就是为了吹牛认识人。我知道你平台很好很牛,不过那是等我知道你之后才知道的事情,你有没有发现这有个搞笑的悖论。

  你要藏着你有什么在用户需要的内容里面,这个道理我们也想了一年,做了一年错误的尝试。

  第二:投放各个平台的策略是错的,应该找准真正用户所在的唯一平台。对,只能有一个,先纵向打透再横向拓展另一个,还是只能拓展一个。

  回到正题,从用户关系出发,大概率会有6个内容触点:认识你、了解你、熟悉你、信任你、购买你、再买你。

  用户认识你这个触点一般发生在公域,比如电商平台、投放平台、抖音、小红书、知乎等新媒体平台,也是用户初次和产品接触的时刻。

  在这个用户关系下,用户第一需求就是:你是谁?你能解决我的痛点问题嘛?所以业务方需要提供产品的介绍、体验、诱饵等产品信息,比如:

  核心目的就是告诉用户,我是谁,我能解决用户啥问题,我们俩初步认识一下嘛。

  这大半年过去了,每天过来领资料的用户还在10个左右,这么简单的数学题,算算就知道一年可以做多少流量了。

  还有个不好的情况需要提个醒,就是你在上一个认识你的关系中,所提供的的内容不是用户感兴趣的,或者感兴趣但是你内容实在是太差,关系就到此为止了。

  所以,每一个内容触点下的内容都是一次品牌宣传,好的更好,坏的更坏,一来一去差好多。

  用户探索关系下所需要的内容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于我们产品的了解,需要我们和用户之间建立两个维度的联系:

  母婴产品的用户群体是宝妈用户,她们是一群非常需要社交沟通的群体,而了解一个人或者产品,聊一聊是多么有效且快的方式,这个就是社交内容。

  同时如果能从产品介绍往后再走一步,到产品的初步体验,也能达到了解的目的,该类目常见的触点内容有:

  大多数的教育产品都是非标的,都需要长时间的内容触达,而达到用户了解你这一层关系,同样也需要更多社交内容的参与,常见的触点内容有:

  这里就消费品多说一下,很多盆友会私我咨询,到底消费品适不适合做私域,怎么做私域?

  你不要看什么麦当劳、瑞幸等这种品牌动辄百万私域,他们运营的真的好吗?如果真的好,你学了就真的好吗?

  他们运营的不好,消费品真的没啥需要运营的,这个就是最难的点,你很难调动起用户的参与。

  我吃个汉堡,喝一杯20以内的咖啡还要跟你热火朝天的聊天,我是真的很闲嘛?

  那你能不能学呢?我觉得几乎不可能,学了必死,随便说两点,一般的企业都做不到:

  品牌认知:你有瑞幸的品牌认知嘛,他们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他们便宜了有人买账,那个让用户买账的东西就是品牌价值。对于所有标品,这个就是生死线元,用户会疯抢,而某不知名安卓手机便宜1000元,我们也不会怎么有感觉,甚至都不愿意去知道这事。

  你会觉得没意义呀,他到底多少钱我心里本来也不清楚,他说便宜1000就是1000嘛,搞不好他就只能值这个价格呢!你看看,便宜不便宜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本来稳定的值多少钱。so,降价是最low的策略。

  哈哈,这个是有点扎心了,你真以为麦当劳各个群没人维护,私域订单就少吗?少年,你看看他们有多少群有多少的总用户数,即使1%,0.1%的转化率,那TM也是一个庞大的私域销售额了,绝对实力面前,什么运营能力都不重要都是弟弟。反观你,如果你老板懂私域还好,不懂呢,盯着你转化率持续优化,总共不到10万的私域,优化5个点10个点又能咋滴?上不了天。但是你去好好把私域搞到100万,200万,再优化5个点呢?这是策略问题。

  所以,消费品行业,你见过有什么高超运营技术嘛,没有吧。他们运营的不好,不是因为不能运营好,是他们根本不需要,大量用户面前,我随便弄一弄就可以了。

  接下来从熟悉你开始,就需要更深度的内容和运营来让用户“动”起来,虽然很难,但是已经接近可以销售转化,继续!

  如果以上两种用户关系还可以单向输出,努力就能达到。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了。

  就像谈恋爱一样,一方再怎么发力,另一方无动于衷,不互动不参与,这段关系也不健康。

  我们需要深度的需求探索沟通,而不是泛泛而谈,通过深度社交沟通获得信任的钥匙。

  我们需要和用户进行价值内容的共创、讨论和交付服务。所以,在熟悉你这个用户关系触点下,你要做的是手拉手,让用户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你的内容上:

  所以,有很多小范围深度交流会,喜欢晚上7、8点开始,然后折腾你到第二天凌晨,想想为啥?

  嗯,是不是让你想到了渣男,人越渣越被爱的死去活来,看来渣男才真正能做好运营,努力吧,各位男同胞!

  你会看到很多人会说打造IP,到底是打造啥?打造品牌?打造虚假的身份?打造能力?到底打造IP是TM打造啥?打造势能!

  这个展开说下去就没完没了了,继续挖坑,下个月文章必须写一篇素人如何打造IP的文章,至少这个落地方法指导我自己和一个盆友各赚了0.01个小目标。

  这里有个简单的达成信任的公式,通过用户关系角度来看,信任关系的达成你只需要用户熟悉这一步重复做,持续高频率的交付,即:

  至于这个N是多少,根据不同的交付质量、体验而不同,不同人需求强度不同,N也会不同。

  用户购买是一个大家都向往的关系,聊这个内容触点之前,你必须要清楚用户为什么购买?

  购买是因为用户信任阈值被突破,购买不是用户最后那一刹那的事情,而是用户关系积累的持续过程:

  了解→认识→熟悉→信任→购买,这几个过程缺一不可,让你吃饱的不仅仅是第三个馒头。

  你可以看到至少80%社群销售,低转高的运营,至少从他们运营的行为上来看不出来他们知道。

  他们是这么操作的:流量投放→拉7天群运营→SOP扔7天→从第3天开始疯狂转化→转化不了的再跟进1-2周→还是转化不了的就扔掉。

  这种运营就就是直接从了解你到认识你,然后就想掏用户的钱包,谁赚钱容易啊,关系不到位,给你个鸡毛都不舍得。

  所以,再啰嗦一遍,购买你是个过程,背后是用户关系的持续积累,信任阈值的突破,而单单购买你这个关系点不能产生购买,或者说还需要前面几个关系的帮助。

  但是,购买你所需要的内容也非常重要,有时候是这几个关系里面最重要的,她叫:

  !产品表达就是通过用户喜欢的形式表达出产品的关键信息,比如价格、卖点、效果等等。

  以为产品表达就是说说价格或者一个页面,让用户自己去看——现在是一个争夺用户注意力的时代,跟你竞争的不仅是行业竞品,也有可能是微信里面的同学群、APP里面抖音,一个页面能让用户看懂嘛?

  以为产品表达就是一次性活动,表达完订单就刷刷来了——产品表达必须是一个持续性的有节奏的运营安排,你看,即使大牌云集的电影上线,各个明星演员还要到处去宣传路演,起码持续一个多月,一句话,你想只做一次性活动,你有没有足够高的势能?

  以为产品表达必须是大事件、鸿篇巨制。产品表达很重要,但也要考虑用户使用习惯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是,大事件之后,要转入碎片化信息的输出阶段,找到产品的核心卖点、亮点,以轻内容的形式高频次的宣传,说不定哪个点就打动用户了,也不会给用户过高的观看负担!

  :这个阶段应该在最初的用户关系就要有,要让用户了解你的时候就知道你家产品、价格以及卖点、解决的痛点等基础信息,对,这些只能是基础信息。而且,在用户对你感兴趣之前,你有机会传递给用户的就只能是基础信息。

  :始终要有发售思维+持续运营思维,所有的运营都不是一次性的,准备期、预热期、发售期、售后期,这四个时期都可以用来产品表达。产品卖出去了,产品表达还没结束,而且售后的用户证言也是产品表达所需的有力内容,要不淘宝为啥做那个评价系统呢?

  :这个是一个迭代修正的过程,一上来的所有的需求痛点、卖点、表达内容,要拿到市场上去验证,通过数据来持续反馈修正。一句话,事情都不是一次性做好的,咱们应该有个迭代的思维和安排,持续优化自己的产品表达。

  来到用户关系的最后一个阶段:再买你,分为自荐也就是续费,和他荐推荐他人购买。

  6种用户关系是我们做内容的底层脉络,再往上我们还要看看用户场景,接下来我们好好聊聊,场景与内容如何去匹配?

  6种用户关系下,分别需要做啥?比如:了解你的动作是啥?这个动作是我们根据实际业务来定义的,可能是关注公众号代表了解,也可能进入商品详情页代表了解。你也可以有几个不同的了解的动作。

  这种用户关系,所对应的动作下,用户沉淀在哪里,关注公众号那肯定是沉淀在公众号,商品详情页可能是电商平台、也可能是私域小程序里面的页面、也可能是SCRM系统。总之,你要清楚,内容附着的平台是啥?

  在这个沉淀池,需要啥样的内容。抖音有抖音的内容要求、视频号、小红书、知乎等都有不同的平台要求,内容不仅要思考用户关系也要考虑平台要求。

  好了,简单介绍完这个工具,接下来我们以母婴产品为例,每一种用户关系下我都会固定一种动作和目的,只是为了方便理解,不是只能这样,真实情况还得要根据你业务的实际情况。

  1)标签是私域标配,是运营基础,用户标签、内容标签、业务标签如果能打通,那基于标签数据的精准运营基本可以实现。

  想象一个场景:当用户打开你的朋友圈,观看了一篇有关美妆护肤的技巧图文,然后又看了一篇40岁女人该如何更好活的文章,三天后,她在你们小程序商城上浏览了一个中年女人护肤品的详情页,停留1分钟最终关闭了小程序,请问作为一个稍微有点销售头脑的运营,接下来该怎么做?

  3)内容标签和用户标签一样,是用户洞察的基础来源,而且内容标签更客观地反应了用户的需求。我们一般通过一些调研数据或者调研方法先确定用户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是用户的统计特征,可能用户说的和他们真实做的不一样。

  接下来我们再通过用户相关的业务数据和内容数据进行分析,逐渐去迭代修正用户的画像。

  既然内容标签这么重要,那如何去搭建呢?这里讲个简单好用的,通过4种标签方向一起来打造内容标签体系。每一种标签简单介绍一下,不深入讲为什么这么做,建议先用着,边用边改成适合自己业务的。

  ,而我们实操下来,发现这俩方式不是并行关系,而是有先后。先PGC后UGC,是滴,先做一般运营才能成为优秀的运营,这是个必经过程。

  前期必经的阶段,自己研发产品或者招募专家、作者去生产内容,因为最开始我们需要一定高质量内容去打底。

  这里就可以根据上文讲的1D4W法则去生产,大多数公司业务都是自己生产为主,不做赘述。

  更高级的玩法,大多数成熟的社区都是这个模式,比如脉脉、各种知识星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这种垂直网站。

  一次性活动内容:打卡、试用报告、作业、讨论、一次直播、一次内部圆桌分享等,这些都是一次性活动生产的内容,活动是用户运营要做的,而活动中的内容却是内容运营需要的。

  长期规则内容:适用于内容社区型平台,一般规则会涉及积分体系、激励体系等。

  好了,关于内容生产就讲这么多,不会涉及具体怎么写,简单介绍一下大概方向即可。

  你有没有发现短视频节目化了?你有没有发现很多碎片化知识变成手册、宝典了?

  这是一个内容极其割裂的阶段,我们内心渴望体系化、深度的知识,但是我们身体诚实的只去获取碎片化的内容。

  :注意力的争夺需要一个高势能的产品,而不是低势能碎片化的点状内容。比如一次产品发布会,你会发现发布会以前可是苹果这种公司、鸿篇巨制的影视作品才会有的。而现在,各种大、小业务都在自己的圈子里做发布会,比如品牌之夜、跨年演讲等。

  为啥?注意力争夺,虽然碎片化的知识可以更方便争夺注意力,但是我们不想同纬度竞争,业务方需要一个极高势能的产品,来一次全方位的秀肌肉,这个时间段属于我的,其他碎片化竞品,请一边稍稍。

  :你总不能天天发布会吧,用户必经身体非常诚实,就是喜欢短小精悍的碎片化知识。然而,碎片化就是势能低,那么我有逻辑有结构有体系的去生产碎片化内容呢?对,这就是内容化!

  :产品化营销打法,先以一次高势能的产品,全社会发声。然后围绕各个产品卖点,去制造系列碎片化内容产品,是产品,比如系列连载、短时长访谈节目等等,持续维持势能。

  你看,内容已经可以反向影响整个营销策划方案了,常见的产品化方案有以下三种:

  :刚开始就是找讲师分享,一个讲师一个主题极其碎片化,后期做成名师堂直播,做品牌直播,再到今年开始做直播大事件,比如3月中旬刚做的经理万人直播大会,接下来我们还会大咖连麦的产品。做个预测,你会看到,2022年,以上形式出现的内容产品会越来越多。

  :从之前的群聊到整理成群周刊、再到整理模型出版培训经理技能地图,再到做知识日历,如果只是停留在碎片化内容,永远不可能有高势能。当然,产品化也是个过程,先有再精,相信只要有这个想法在,持续迭代总会出爆品。七、内容运营 1. 让内容在渠道中流淌

  刚开始必须只做一个平台,不要说其他平台我带着运营,发一发,所有带着运营的都运营不好。

  ?0-3岁的宝妈群体,对孩子的健康、养育,对家庭婆媳关系、对老公或者钱非常敏感,他们更喜欢获得同圈子内的交流、经验等。

  抖音需要娱乐化内容让用户停留;微信群需要提供交流的场域,输出经验和社交内容;小红书需要图形化母婴知识。

  用户需求基本相同,但是平台运营难度和规则差别很大,对于目前团队基因来和未来趋势来看,抖音是我们内容运营平台第一个测试项,这个平台需要的是情绪化、娱乐化内容,纯干货知识传播不好。

  ,找到王中王,每次测试的内容平台只能是一个,不要分散兵力多头作战。八、内容团队搭建

  :内容中台生产内容,供给营销前台和服务后台,同时前台和后台反向补给内容中台。那你会说,还前中后三个台,那得多少员工呀,不是穷B玩法嘛?是滴,以下只讲职责不是岗位,你一个人可以干3个职责,也可以一个职责给3个人干,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玩法。

  负责内容的生产、文案支持、内容产品的制作,需要两个角色:新媒体运营和用户运营。

  除了营销的功能外,还有一个核心的职责,就是通过前台用户对内容的反馈,告知中台,做好内容的迭代优化。

  一个人如果都能干,那恭喜你,找到个人才,但是干久了,也撑不住,前期可以放一个新媒体运营负责内容和平台运营,然后再配一个用户运营,负责前后台的用户活动运营。

  都说内容运营是各种互联网运营里面最难的,不仅仅是体系难搭建。还有成熟的方法理论少,认知不清晰。

  当你,做的平台多而杂,内容无实际效果产出,方向一团槽的时候,最先放弃的是内容主管吧,接着是一线操作的小伙伴。很多运营喜欢做增长,因为增长是可量化的,且那种快感是及时反馈的,而内容的铺设是默默无闻的。

  当然,还跟内容这个工种有关,内容是一个慢活,要相信时间的力量,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耐住前期的寂寞。

  所以,内容运营确实是很难的,难在于长期坚持的寂寞,多给些方向指导和关爱吧!

  最后,一篇文章承载不了一年的探索,也可能词不达意,如果有问题,更多探讨交流,交个朋友聊吧~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