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成功案例 > 评论精选:抖音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020
03-19

评论精选:抖音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按:之前发布了《我看腾讯(之十一):腾讯与各竞争对手——从“头条系”到“阿里系”》一文,文中提及抖音的成功原因我看不懂,请读者有以教我。发布在QQ空间(Q号是908961321)的文章后面进行的讨论互动比较有含金量,就整理出来让大家都看到。最后再附上微信群里的一些讨论。

  “我在朋友圈里见过有人转发今日头条的报道,点进去看过几次,但每次都发现文章写得不咋地,三几次后就“认准(差)品牌””——哈是这样的李老师,两个用户AB,分别用头条一个月之后,推送天差地别,可以完全当成两个app来看待。因为您是从朋友圈看到的,它来自您朋友的头条推荐,所以可能那啥

  如果李师您刻意的尝试只用头条搜自己感兴趣的经济解释类文章(包括作者),教育一段时间后,算法不仅只给您推经济类,甚至能一定程度过滤掉主流数学类经济学文章;如果您能再拉着群里的高水平同学一块儿过去,那可能会飞起,甚至在后台生成一个新的独立的聚类中心

  不见得。我看到的是新闻报道类的文章,这种新闻题材在各大网站都差不多,但它那里的新闻就是写得特别肤浅低俗。

  你仔细看我文中的内容,说抖音那段,给博物馆做短视频那段。博物馆本身是高大上的,但拍出来的风格还是非常low。比如我对博物馆感兴趣,搜出来的都是博物馆这类高大上内容,但我看了内容仍然觉得表达方式low爆了。

  是这样的,头条的新闻不是自己写的,就是从各处扒过来的,在他的数据库里,其实高质量低质量的新闻都有存储,但是会向不同的人推送不同的新闻,从算法的角度看,优化目标更多的是这个客户是不是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而这个人感兴趣的往往跟高质量的大相径庭

  觉得不一定如此,发微博需要有识字、会在手机上打字的能力,而图片和短视频都只需要拿手机拍就可以,但图片能表达的信息有限(声音完全没有、画面也只是视频的一帧),所以表达相同的信息可能拍视频更简单。

  例如快手上有些农民拍的视频,有的就是单纯的农村生活、有的农民会来段即兴山歌或顺口溜表演、有的会控诉一些事情,如果发换成文字或图片的形式,估计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表达能力。

  快手比较土味我知道,但抖音并不是。快手就是不如抖音,因为快手是真的土味,所以水平不高。抖音开始时是有意识地找影视学院的学生培养的,有一定专业水平的。

  短视频满足人的好奇心之余,是可互动交流的,寻疑解难亦可,通过算法推送用户关注的主题,让用户可接触更多同类资讯,用户通过碎片时间即能了解更多知识

  你没明白我的分析,如果抖音只是凭算法取胜,为啥其它竞争对手不模仿?难道算法的技术门槛真的有那么高,无法克服?阿里的云计算真的是高技术含量的,腾讯云就是拍马都追不上,这很好理解。你有听我的喜马拉雅的课程吗?这种用算法做解释的,都明显存在着“非均衡”的问题,就是喜马拉雅课程里举的那个用香味做广告解释饼家生意特别好的例子。没有太高进入门槛的成功窍门,你是怎么阻止别人模仿的?

  我不是说短视频完全没有社交功能啊,说的就是它属于微博那类宏观社交。说实在的,寻疑解难用文字简单多啊,除非需要详细示范过程的,否则图片都足够了,拍短视频成本高得多,普通人制作能力也很低下,拍出来效果也不好。

  我所指是短视频类的市场价值所在,抖音为什么成功没深入研究,街上经常能看见抖音与今日头条在私家车后窗的贴纸广告,其它家的没留意到有

  现在我用抖音他大部分推送的是工程技术类的操作使用短视频,很开阔视野(夹杂着很多广告视频)很多实在小诀窍体现着一线工人的操作智慧,能肯定知道不是平台商提供的,有些工人遇到困难也会拍个短视频问难,评论区很多热心用户帮助解难,效果很好,如果用文字图片制作对能力的要求会更高,时间花费更多,反而视频质量是次要的,任正非也刷抖音,我想推送给他的不会是娱乐短视频,娱乐短视频对质量和受众都有高要求。

  你举的这个例子正是需要详细示范过程的。这种有含金量的内容当然是能生存的,但很小众。要能吸引大流量赚大钱的,还是要靠娱乐这类大众化的市场。

  短视频,比文字、图片蕴含的信息更丰富。特别是抖音、快手这种,用户操作门槛低,甚至不识字都不是问题。现在流量也越来越便宜,加上5g来临,应该是大趋势。

  字节的算法很好,但其他家的算法也不差。今天头条这种以算法为基础的信息流,已经被全面模仿。比如百度,百度现在的口号是“有时搜一搜,没事看一看”,信息流其实发展也很快。但是百度没有抖音、快手这样的爆款短视频产品。

  短视频其实是分类的,抖音、快手这种竖屏是一类,号称具有设计属性;西瓜视频、(百度)好看视频是另一类,偏资讯属性,类似于youtube 。好看视频其实也是发展得很好,因为光靠百度的搜索进行分发就很有效,我觉得再过几年甚至有希望成为中国弱化版的youtube。

  但是模仿快手的全民小视频就差很多(前期通过补贴等增长也很快,现在看应用市场下载数据的话增长已经很慢了),因为用户可能不需要第二个快手。所以抖音、快手这两个产品,算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跟产品自身的设计有关。现在bat要做的话,只能另辟蹊径,创造一款新“玩法”的产品,这就比较难了。

  其实到目前为止,字节跳动崛起最受伤的不是腾讯,而是百度。字节不仅挖百度的人才,还直接抢占百度广告的市场份额。字节做的这些事,很多百度本来是很适合做的。

  如果短视频那么好,为什么其它竞争对手不模仿成功呢?你举的例子里只提了百度比较成功,但我真的没觉得,“好看”这个东东今天才听你说到,以前根本不知道。像微博这样也是做宏观社交的为什么不赶紧也模仿一把?如果已经模仿了怎么没抖音成功?

  好看视频的成功是相对的。bat在信息流和短视频领域本来就是后知后觉者。大家感受不到很正常。

  好看视频其实对标的是西瓜视频,从第三方的数据来看,二者差距在缩小。但是西瓜视频的月活远远也低于抖音和快手。西瓜和好看这种偏资讯类的本来就没有抖音和快手这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利于传播。

  各家算法的大体框架可能差不多,目前基本都是协同过滤,但是细节差距非常大。新闻类的推荐系统需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复杂,像广告啥的不全是展示算法结果,可以约束一下,感受下音乐推荐这种相对比较纯粹的。比如网易云跟虾米的每日推荐,一周之后差别就相当明显了

  推荐系统从表面看是个算法,其实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很多难点都在细节,技术门槛挺高的。工业界的算法领域,顶尖聪明的那波人每天都在殚精竭虑的思考怎么推送广告,没办法,直接创造受益的工资就高,全世界范围都这样

  现在新闻音乐视频之类的推荐系统基本都是协同过滤,思路很简单,就是1.如果A和B兴趣类似,就把A喜欢的推给B;2喜欢新闻C的那群人也喜欢D,那么就推D给这人。但是难点往往在1.刚启动的时候咋办,新用户,新上的新闻咋办2.怎么在几亿用户间快速找相似的,或者几亿新闻间找。这里往往有很多可选的参数、策略、折衷。所以累计的用户、数据、算法参数策略都会成为护城河

  完全不觉得技术是个问题,协同过滤说白了就是个图表派,要实现非常简单,他的困难点根本不在技术上或算法上有什么难点,而是因为图表派必须要不停地调整参数使得结论能“拟合”过去的图表。如果你是个写论文的,只需要1个小时就能写出一个算法,因为你的数据是可以“精挑细选”的,做系统你不能挑数据,但你一样可以对参数“精挑细选”,使得推论结果与测试数据一致。至于为什么会有启动问题,非常简单,既然协同过滤是根据过去推断未来的图表派,那么他没有“图表”的时候当然就无法做任何推论,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冷开始”问题。至于为什么协同过滤会是大部分推荐系统的首选,因为即使你是Netflix做推荐算法的冠军,你能模型化的数据也不超过50%,这已经不是秘密了,都公开讲了,所以协同过滤这种图表派才能大行其道。问题是如果你是个正常的销售,你会用这样的方法做推销吗?如果协同过滤有用,亚马逊早该把当当干掉了,亚马逊是第一个把协同过滤推上线的,他的销售做的怎么样啊?

  推荐算法就是个幌子,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个性化推荐算法是当时的热点,京东、淘宝都在研究,我自己就搞这个,当时我用的是物理模型,模拟分子热运动做推荐,提出这个想法的是当时做个性化推荐的一个领军人物,但那都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现在这个热度早就过了,连那个领军人物自己都不管了,外边的人不知,才能时不时拿出来炒作一波骗骗不懂的人而已

  昨天群讨论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提技术门槛,我直接打断,别谈技术。不要以为看到了抖音的推荐做得好就以为这是推荐算法的功劳,然后以为这就是做了实证了。算命的神婆告诉你命算得准是她通神的功劳,你信吗?不能听人一波吹就以为这就是实证了。有几个人知道推荐算法是什么,还不就跟转基因一样所有的信息全是听人说的

  另外协同过滤这个事,京东中过计。某次搞促销,结果促销活动影响了数据集,某A和某B兴趣相似,A因为看了首页的广告点了个音响看,结果B明明要去买个锅,算法因为兴趣相似也给他推荐个音响,客户直接就怀疑你算法是不是假的,我刚在首页看到音响广告,怎么推荐结果又给我个音响?你是不是借算法的名义,暗改推荐结果,给我做推销你想卖的东西?其实人家冤枉,真的是算法就是那么推荐的……所以,号称自己在用协同过滤并且确实推荐得准的,到底协同过滤占了多少比重,本身就是个问题

  在2017年上半年的蛰伏期里,抖音从小咖秀、微博、musical.ly、以及艺术院校等挖来了大约300个红人,设计了多种主题和玩法,进行内容冷启动。

  从这种“漂亮小姐姐”带动的、时髦好看的PUGC类内容出发,强运营强推荐头部内容的做法,反而相较快手是另辟蹊径。

  冷启动时,抖音团队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挖红人,每个运营都背着拉人头的任务。2016年圣诞前夕,作为第一个被邀请入驻抖音的达人,“薛老湿”甚至收到了抖音团队送来的一棵精心布置过的圣诞树。

  同时,配置以抖音团队设置的很多“挑战”以及内容的主题、玩法、音乐。抖音靠发动自己签约的红人在这个框架内生产内容,进而牢牢掌控着内容的调性和质量。据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诉36氪:“官方发起的挑战是抖音运营同学的KPI,所以有流量倾斜是必然的。” 不仅如此,早期入驻的红人,抖音把他们看做“自己人”,也会为他们的好内容提供一定的流量和资源倾斜。

  KOL和MCN就那么多,迁移到微视就要花更大的力气。因为KOL和MCN是早期冷启动的优质贡献者

  肯定不是供给短视频无限这种原因,这个违反边际原理。还有如果靠内容,这种腾讯阿里优酷这些巨头分分钟抄到阿妈都唔识。

  创作者都是要流量的,靠流量赚钱,一时流量少平台给点补贴没问题,久了就不行了

  两部分,第一,抖音作为一个平台,买作者内容,他如何用合约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第二是,作为供给方,他如何把内容提供给观众。

  当然不是平台优势了,谁知道这个逻辑谁都能花钱去做。关键是要先想清楚这里面的逻辑,而非只是算法

  抖音打开很快,内容直接推送给用户,不用去寻找,不喜滑过,喜欢的可以打开评论慢慢看,还能自己发表评论和其他用户互动。开心省时不费力。

  专门去下了个抖音试用了一下,首先是整个APP非常简洁,主要功能三分钟就能搞清楚,而且登录注册极其迅速(使用本机号码登录比用QQ或者微信账号登录还要快)。而且抖音推送的短视频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这应该是算法的功劳。

  抖音也没有独占短视频市场,快手也很强 只不过抖音增长的非常快,短期爆发的很厉害,一两年就走了快手5 6年的路,这个很厉害

  短视频比照片自拍信息量大,又比长视频制作成本低,爆点更集中,更快。感觉就像拼多多一样占领了一个传统企业缺少关注的生态位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