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运营 > 7 个有关增长的真实案例带来的几点启示
2023
02-25

7 个有关增长的真实案例带来的几点启示

  自媒体账号如何做到流量的增长?电商、产品如何做到客流的增长?本文作者以从业者的身份,通过与业内人士的经验交流,总结出几个具有参考意义的案例,试图揭秘获得增长的互联网流量秘密,希望给你带来启发。

  快手头部大 V 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希望可以把线上流量和行业做整合,我们主要在聊这事。

  但我实在感兴趣,他们是怎么做到几千万粉丝的,都经历了什么。深入交流和感受了几天后,有了我自己的答案。

  但回头看所谓的红利,也不是他有意识的去抓,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他当年看到情感主播的直播间数据很好,就试着打赏刷榜。

  发现效果不错之后,就加大投入,甚至透支信用卡,每个月刷几十万 RMB,低成本获得大量粉丝。

  当然,现在看到的所谓正确决策,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他也完全没谱,十分偶然。

  最初他是没玩快手的,只是在线下讲课。有一次他去按摩店按腰,和那里的师傅闲聊,对方就说:你为啥不在快手上直播,我就每天都能带来几个客人。

  这考验的不仅是体力,而是心力。不管最近直播数据好不好,也不管心情怎么样,身体有没有不舒服,他都要准时开播,真的不容易。

  比如,想尝试代理分销合作,投入几百万放在招人和合作成本上,结果两个月就黄了,钱也打了水漂。

  确实是这样,至少不能复制。但知道了他的成长过程,可以帮助我更好的理解这件事,去获得没什么短期价值的认知,我喜欢这样。

  我发现那些先做起来的人,都是摸石头过河,没有可借鉴的标杆,摸索着过来的。一旦他们碰到了红利,凑巧做对了决策,又足够勤奋,就离成功很近了。

  在讨论,获客渠道选抖音 or 视频号时,可能大部分人都倾向抖音,但我有个朋友在做视频号,理由也很有说服力。

  这里说的服务商是视频号找的,他们的 KPI 是扶持出 N 个电商账号,GMV 能做到 X 万。所以,流量相当于官方免费给的,节省成本,而且服务商的投流经验也更丰富。

  用户都用微信,可以直接加企微,这样有利于在私域里慢慢转化,这是微信生态的优势。

  如果现在做抖音直播带货,必须有强大的供应链和投放预算,入局门槛很高。而视频号就不需要那么大的成本。

  可以用私域流量去换公域流量,基本上是 1:1 的关系,也就是你带来 1 个私域流量,平台就给你 1 个公域;

  开播后前 30 分钟非常重要,有私域、互动、转化资源都用在这个时间段,把数据带上来;

  前期多发视频,一天更新 7 条,让账号快速被平台打上标签,内容可以被更好的分发;

  找到这个品类里最好的几个账号,把内容扒下来重新剪辑和配音,不用担心同一个账号里有多个主角,用户根本意识不到,视频号也没有打压这样的剪辑内容,数据效果非常好。

  这些方法适用于以卖货为目标的场景,追求转化效率,而不是打造 IP。这么说来,某些业务场景确实可以考虑试试视频号,尤其是那些没有充足资源的品牌。

  我说,你想问我产品在线上怎么卖,这是核心问题。那么,我就会拆解为渠道怎么选、销售策略怎么定,这两个问题。

  这可不是什么卖点,没有哪个产品说自己不科学、不专业的,消费者不会有感知的。

  就像是有这么一句话,你扔到了我脸上的感觉。具体的,其实是选择题。比如选择什么目标受众、选择满足他们什么需求、选择用什么功能去满足…

  不同答案的组合,就是同类产品的不同定位。这个答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以及对市场竞争情况的理解判断。

  把这一组选择题做出来,再说渠道怎么选、销售策略是什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先预估出阶段性销量目标,可以出激进、适中、保守三版指标,适用之后估算时遇到的各种情况;

  根据增长的节奏,估算出需要几个渠道。举例,如果前期不求爆发增长,且用户画像匹配,可先做小红书 + 私域,验证产品通路;如果增长压力大,也有充足供应链和资金,才考虑抖音。

  简单的说,先从目标倒推,否则很难判断做哪些事、先后顺序和优先级是怎样的,就容易乱。

  于是我就私下找做出海产品的朋友请教,核心问题就是和国内的差异,以及国内的经验怎么应用在海外产品。

  整体玩法、运转逻辑、团队分工,和国内产品一样。围绕着供给和消费,供给靠机构,消费靠算法。中间还有做策略的角色,通盘看数据后告诉供给侧主要生产什么内容。

  核心区别在于各国 / 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执行落地过程中要面对具体难解的问题,比如对内容的理解、当地经济形式变化、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落后。

  UGC 基本不太可能,除非产品量级已经做到很大,所以内容供给主要依赖机构产出,甚至是平台自己下场购买版权、生产内容。

  分工模式是国内大脑出策略 + 当地团队做执行。不用寄希望国内员工理解当地文化,看好大盘就行,当地团队做好具体内容判断。

  当地机构基本上只能做到拉人头,自己没有赚钱能力,这个和国内的 MCN 和公会差距很大。

  和一位内容型产品的 GM 聊,我问他怎么看自己产品的推荐算法能力,与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差异。

  推荐做的好不好,在具体指标层面是可以衡量的,CTR、时长、长留等。但最终导致这个结果的,是一个公司的综合实力。

  以及,还有我不懂的一些技术底层问题等等,都会影响推荐算法最终做的好不好。

  上面罗列的问题,大部分都很难靠他独立去解决。如果需要其他负责人协助,那么就要看大老板是否愿意推动了,以及公司内部是否有这种业务共识和相应的企业文化。

  观摩一个客户的线下活动,参与者都是我从未接触过的群体。朝夕相处了 3 天后,感触很深。

  他们给我的印象是:诚恳多于精明,认真不求捷径,不再年轻却有很强的求知欲。

  我想,如果我不是亲自来面对面交流,我可能永远也不懂他们。比如,我无法理解他们的需求,不知道什么是他们想听也能听懂的,做什么才能帮着他们更好的经商。

  因为大厂的员工都是顶尖人才,收入学历眼界各种高,在他们擅长撰写的分析报告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群体,因为没见过更没研究过。

  我已经脑补出顶尖人才自以为是的拿着各种模型和底层逻辑去套用在这个群体身上,去分析,去得出逻辑自洽的结论时那个开心的样子。

  之前听到的成功创业故事,初期是有伙伴共同参与,比如乔布斯和沃兹。创业课程也会教我们找到互补的合伙人有多么重要,这肯定是对的。

  但我接触到的一些创业者,就一个人。哪怕公司已经做到一定收入规模,也有几十人的团队。

  毕竟王兴王慧文这种清华大学室友关系的创业合伙人过于梦幻,首先上清华的人就是极少数,其次才是缘分,这是少数群体里的小概率事件,只发生在超高密度人才聚集区。

  我也有大学室友,也想和他们一起创业。但无能为力的是,上学时我很少见到他们,毕竟去网吧刷夜、通宵打麻将是很耗费时间和体力的事,他们需要休息。

  当然我学习也很渣,身在这个圈层里,除了这些室友也遇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伙伴。

  这些没有伙伴的创业者,独立支撑着公司,事无巨细都要通过自己,团队招人也很在意信任关系,而不是专业能力。毕竟员工是用来做执行的,不需要他们给出另外一个战略方向。

  但这就是创业的本质,初期肯定就是事无巨细,7*24 的全身心投入,就是会招自己信任的人做员工。

  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创业时经历了 0 到 1 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从业 10 年,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 UGC 运营。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