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望过去一年民营书店发展时,猛然发现,很多人离开了,很多店消失了,甚至不少民营连锁书店成为独立书店。过去这一年,各地疫情频发,导致实体书店经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气馁从不属于民营书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黄金发展期,到新世纪面临的线上冲击,他们不断踔厉奋发,以市场化的理念,寻求最佳的策略。
过去这一年,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迷茫、冲击和尝试后,新的经营理念逐渐孕育,落地生根;过去这一年,民营书店在曲折中发展,重庆西西弗、杭州晓风书屋等逆势发力,拓店频频;上海钟书阁、深圳覔书店、重庆新山书屋、内蒙青城悦立方书城等开启了老牌民营书店卓有成效的新尝试;更有南京可一书店、浙江无料书铺、江苏奇点书集、洛阳闻山君竹书店、广州方所书店、陕西嘉汇汉唐书城、陕西万邦书店、昆明新知书城等大一批新老民营书店,通过转型升级、门店重装等,打造了一道道城市文化风景线。
过去一年,民营书店有哪些变化?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身处其中的民营书店人又有何感受?2023年的曙光已经来临,新的一年,民营书店掌门人又有哪些规划?
过去一年,作为实体书店经营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艰难”。钟书阁全国各地门店均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前,全国钟书阁月客流量400多万人次,其中上海地区月客流量超110万人次。但疫情导致客流骤减,经营压力巨大。尤其是上海封控期间,钟书阁上海6家门店同时闭店长达2个多月;北京、广东等多地门店间断闭店,甚至新开业的银川店也经历了闭店,销售额呈断崖式下跌。这一年,钟书阁咬紧牙关,勇于突破、逐渐蜕变。
2022年,钟书阁将更多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修好内功上,在空间塑造、服务理念、图书品质、活动策划等方面下功夫,顺应文化消费新趋势,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实体书店的温度。同时,大力寻找盈利增长点,从完善运营体系入手,培育线上客流,通过提供线上服务等方式开拓营收渠道,努力实现顾客群体不断扩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线下,一是开设新店,完成连锁布局。2022年新开浙江台州店、宁夏银川店、山东淄博店3家门店,全国版图扩大至42家门店,分布在全国17个省份29个城市。其中,宁夏首店银川店开业当天销售额突破10万,首月吸引客流20多万。钟书阁还发力政企服务,充分发挥书店专业优势和空间作用,提供专业选品、空间打造、活动策划等多元定制服务,在书店内开设政企专有书屋,在政企内建设钟书阁微型图书馆,将文化传播与服务进一步延伸。二是夯实基础,拓展多元化服务。在多业态经营中,钟书阁以“书”为本源进行探索,通过策划各类文化活动、主题展览、互动交流等吸引更多读者,保持新鲜体验。三是推出了“时光童书馆”项目。倡导中国全民阅读从儿童阅读习惯培养,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帮助家长解决童书选择等难题。
在线上,钟书阁打造了新媒体平台,发力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吸引了超100万粉丝关注。截至目前,钟书阁已建立了100多个社群,粉丝近2万。上海疫情最严重时,钟书阁上海多家门店采取社群团购的销售模式,帮助1万多个家庭解决了阅读和学习的需求,也弥补了一部分线下的亏损。
钟书阁坚守“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的经营理念,构建了综合性文化休闲概念书店,为读者打造全新的阅读生活。钟书阁每年举办1000多场精彩活动,包括钟书大讲堂、名家分享会、亲子教育等文化互动活动,各类图书特展、文创市集等主题展览,将文化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给读者,并通过线上平台让更多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此外,钟书阁在门店内设立了童书馆,为小朋友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看、听、做、享的形式,将图书和活动完美结合,并衍生出沉浸式童书阅读活动及课程体系,让小朋友从小爱上阅读,感受书籍带来的无穷力量。
2022年,我们在逆境中坚守,接受逆境便是走出逆境的开始。2023年,我们也将在逆境中勇敢奋进,实现蜕变,让钟书阁不仅是专业的图书甄选者、更是文化引领者、多元文化体验的创造者。
坚守初心,打造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钟书阁在门店设计上,将继续坚持“连锁不复制”的理念,让书店与当地人文相结合,打造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在经营上,将努力实现“书店+N”转变,将“最美场景”和“人文空间”相结合,融合更多可以让书店产生价值的形式,打造城市文化生活的综合业态,实现从传统经营向多元经营的蜕变。钟书阁还将继续为城市提供四大功能服务:文化功能、地标功能、客厅功能、传播功能。为此,一是加大各类活动和策划力度,举办综合类活动,让书店成为人文综合体验场所;二是提升会员优质服务,拓展衍生服务;三是努力做到让读者来到书店,除阅读外,还有更多收获。
加快钟书阁自有产品的研发,提升盈利点。钟书阁以“上海”为原点,致力于“海派文化”的输出,形成了“海派+书房”理念,旗下“阁物研究社”作为“书店+”的衍生品牌,目前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已有近20个系列,200多个SKU。未来,我们将继续把钟书阁的点点滴滴汇集成文创品,通过“钟书阁”这一文化输出平台,将钟书阁IP衍生品带到全国各地。此外,钟书阁咖啡吧还在近百种产品的基础上继续研发新品,升级场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所有产品对标不同年龄的喜好。
钟书阁还开启了元宇宙项目。当下,IP元素非常契合现代年轻人的潮流,也能进一步赋能钟书阁线下门店的消费体验,让进店读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钟书阁,购买IP产品,并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实现了实体渠道和网络渠道的双向导流和赋能。
过去的一年,我最大的感受如果用一个关键词表示的线年更艰难更萧条,疫情令人惶惶不安,这样的情绪映照在书店经营上,就是物流不畅,客流锐减,消费低迷,人人躺平。同行里有很多书店都没有坚持下来,好在我们还在坚持。说到变化,我想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不变”,是我们还活着。好在2022年11月以来,防疫措施终于宽松了起来,希望这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2022年对于书店来说虽然异常艰难,但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是积极跟进和参与社会单位馆配业务;二是用好用实政府文化惠民“一卡通”服务,送书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拓展新销售渠道;三是参与各类书店及文化会展服务;四是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读书会、文化讲堂等;五是利用书店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平台等策划图书专题活动,促进销售。总体而言,这些措施和努力对书店的运营和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馆配、送书进企业等,打开了销售新局面,提供了经营新思路。
2023年已经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青苑书店各项经营可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对我们来说,能走到这一步,便是最好的愿望了。
2022年,“落差”“希望”“平静”“突破”构成了嘉汇汉唐书城这一年的关键词。原定计划因疫情影响而产生落差;文化科技板块的尝试掷地有声;拿下西安空港新城一期产业园用地,将作为在“融合出版领域和文化科技+”的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49685平方米,目前已经进入招商阶段。与往年相比,嘉汇汉唐作为图书发行企业,过去一直在围绕门店,努力做好阅读服务和销售,2022年,我们不再局限于门店,将阅读服务做到了店外,实现了拓宽阅读市场,也让书店经营思维更加宽阔。
嘉汇汉唐书城的门店建设,在线下,我们尝试了一种新模式——政企阅读空间共建。2022年新开了一家与政府合作的门店,将书店开进了陕西省委机关,满足政务阅读需求,并提供茶饮辅助阅读,效果反馈很好。我们的另一个政务阅读项目正在进行中,协助机关单位设计图书馆、阅读室,将这些项目做得更亲民。线下原有店面考虑当下消费者的支出更为谨慎,增加了借阅的比重,调整店面的阅读服务组成。在线年的短视频和线上店铺销售。作为传统的图书发行公司,线上销售并非强项,因此我们在线上更注重开展高质量的收费活动,并与其他线上机构合作。
在文化活动的举办上,因为疫情,让2022年的活动计划一再被打乱,活动的场次不得不减少,活动的参与人数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也留给我们很多时间提升活动质量。
从行业角度来说,前几年,实体书店一直在想如何把书店做好,随着疫情的变化,重心逐渐转移到把阅读做好上。虽然经营较为艰难,但是也迎来了行业未来的利好消息,如2022年新出现的AI书店,还有数字版权的不断完善等。
对于2023年,我认为科技与未来是最好的期待,我们将开展投行思维式的文化行业投资和运营尝试,为企业寻找到新的生命力。
过去的一年,如果以关键词总结,我认为是“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已成为常态化。受疫情影响,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营实体书店倒下或陷入危机。面对变化,我们要在商业策略上不断预判、提前布局,主动加强私域流量精细运营和精准服务,在私域中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提高读者忠诚度,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助力实体书店突围、破局和转型升级。
2022年,大方书店对书店的经营结构、经营方式进行了重组调整。在线下,提高各个品类专业化,优化产品选品、提高选品精度和服务专业度,开展系列主题读书分享会、艺术类系列读书分享会、线上读书分享会等,并针对政企客户,举办线下主题读书分享会、线下文化体验沙龙活动、主题宣讲会等。
对实体书店来说,线下门店是灵魂,线上是拓展线下实体服务范围的无形触手。以前,线上线下有明显的区分,无法做到线下服务同步线上化,但这种局面正在改变。过去一年,大方书店致力于将线下的各类优质服务同步到线上,让线上成为延续线下服务的一个窗口。在经营中,加大线上渠道建设投入,提升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主动拥抱互联网打造专业化线上运营团队,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运维等方式,开展短视频直播,进行线上销售、开办云讲座、启动图书预售等,提升精准服务能力、拓展销售。
面向未来,我认为实体书店要实现“专业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传统实体书店单纯依赖店面销售,营收来源单一且脆弱,作为在市场中谋求生存的商业机构,实体书店应该具备更全面的业务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下,实体书店普遍尝试线上业务,这一新变化,为书店带来了经营优化和升级业务模式的新契机,使实体书店发展线上业务,成为兼具线上线下业务能力的新型实体书店。
2023年,书店从业者要审时度势,适当开源节流,谨慎经营,降低书店经营的风险:网上销售规范化及常态化,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销售能力;创造稳定营收来源,随时关注政策变化,积极争取及时的资金支持等。
回首2022年,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文友书店的发展:“饱和式攻击”“校群化营销”“阅读定制服务”。“饱和式攻击”利用多维度触达客户的方式,为门店实现引流、裂变、变现。“校群化营销”利用地面店私域流量的优势,在学校内建立社群,激活服务周边客户。2020年开始,我们就有目的地以学校为单位,按年级建立校群。现拥有300人以上的校群420个。这对于发挥实体书店私域流量的优势,服务周边读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定制服务”充分发挥实体书店阅读的底层逻辑,为地方政府企业打造文化定制的阅读一体化服务。
在培训方面,2022年文友书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一是线下开展“全员培训”,包括员工基本礼仪、产品知识、营销技能等内容,修炼内功、扎实基本功,让组织更有专业力量。二是“归纳输出”,根据多年从业经验,组织梳理推出《实体书店文化手册》,梳理制定了292条“书店作业标准流程”。此外,还录制长达300多个小时的行业专属培训视频,归纳问题、输出经验,为企业内部及行业赋能。
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过去一年,文友书店开展了众多文化活动,如与山东泰安市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泰享读—悦读会”,2022年全年累计举办15场,并首次尝试线上阅读会的形式,惠及近2000余名读者;与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泰安市2022~2023学年度大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助力教学研究,助力全民阅读;自有“文友小鸭子绘本故事会”品牌,自2014年创立至今,持续推广早期阅读,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知名品牌,2022年累计举办65场。
除了ToC业务,文友书店还致力于政企ToB服务打造城市书房,先后开设泰山书房·文友附中店、泰山书房·文友开元店,用“书房+书店+活动”的模式服务市民;承建泰安市委宣传部、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泰爱读—书香驿站”项目,目前已在泰安11处重点公园广场投放使用,以独特的阅读体验为市民带来了更多的阅读乐趣。
活动的举办也为书店带来了业绩的增长,截至2022年11月,文友书店各门店总销售同比增长12%。
一是“阅读服务”。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提供定制阅读服务,特别是在学校,继续推广“阅览室一体化建设、运营”,充分发挥我们180人阅读推广团队优势,提供更实用的、更专业的阅读服务。
二是“技术力量”。充分利用技术赋能,不断升级迭代书店研发的图书行业APP、小程序等,打造行业线上营销工具,以更便捷的方式、更贴近读者的服务,拓深线上渠道。
三是“行业联盟”。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和创新发展,归纳总结行业内产品、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持续赋能行业,帮助更多实体书店提升业绩。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ouyinyunying.cc/?id=3969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运营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