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视频制作技巧 > 独家观察|神剪辑or魔鬼剪辑?综艺后期频惹争议背后
2019
09-21

独家观察|神剪辑or魔鬼剪辑?综艺后期频惹争议背后

  近年来关于综艺节目剪辑的争议越来越激烈,嘉宾和节目组正面开撕的“罗生门”事件也正在更加频繁地发生。后期剪辑到底该如何发挥更好效果?

  最近黄晓明和他的“明学”突然火爆社交媒体。担任《中餐厅3》店长一职,让黄晓明饱受争议,“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是你的事你必须解决”等霸道总裁言论,被网友贴上了“中年王子病”的新标签。

  除了对黄晓明本人言行的吐槽,网络上也有人认为黄晓明频受争议,是节目在后期剪辑中刻意放大,甚至有人质疑有人设炒作、恶意剪辑之嫌。

  对此,《中餐厅》总导演王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予以否认,她强调,节目没有移花接木、没有颠倒黑白。但故事的戏剧张力和情节的走向推动肯定需要有后期的剪辑、梳理、取舍。”她表示,包括晓明在内的每个人物在镜头前都是真实的。

  “剪辑是电视节目正常的制作手段,但我们没有刻意去凸显嘉宾不好的成分,就算一些题材或者内容稍加包装就能炒作成大家会比较喜闻乐见的话题,但是如果带有恶意,或者会对艺人造成负面影响,我都会拒绝。”王恬补充。

  纵观目前关于这件事的整个网络舆论环境,是比较轻松、娱乐的。对于黄晓明的“明学”,大家纷纷模仿恶搞,氛围愈加欢乐。黄晓明本人在采访中也大方回应道:“我们做的就是娱乐行业,大家要觉得开心,玩一玩挺好的。”又因此了新一轮发酵。

  最近几年以来,关于综艺节目剪辑的争议越来越激烈。可以说,真人秀录制的真实性原则、后期剪辑对戏剧冲突的强调,以及明星嘉宾维护自身形象的诉求之间天然就存在着矛盾,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也因此,嘉宾和节目组正面开撕的“罗生门”事件也正在更加频繁地发生。

  关于综艺节目剪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突出节目效果,用错位拼接的剪辑方式来制造节目冲突。在《演员的诞生》中,节目组曾播出郑爽在后台不愿意与任嘉伦合作排练的镜头,网络上对于郑爽不敬业的报道甚嚣尘上。

  这时,刘天池站出来为郑爽打抱不平,指出在此之前郑爽已经等了任嘉伦两个小时,因此有一些小情绪,但节目组并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完全呈现出来,最终导致了不小的争议。但这在袁立手撕节目组面前,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袁立在参加节目之后连发微博,指控节目组把自己剪成了神经病,并且声讨了《演员的诞生》节目组拖欠薪资、乱剪辑、有黑幕,这一系列举动直接将节目、演员和播出平台挂在热搜上足足一周,虽然赚足了热度,却也损失了口碑,而这场罗生门最终也没个明确的说法。

  第二个易引发争议的是,综艺节目刻意塑造明星人设。对于当下越来越强调剧情化的真人秀节目来说,“人设”堪称节目的灵魂。但是,塑造嘉宾人设是一门玄学,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若塑造得自然、真实、有看点,如《极限挑战》里的“神算子”黄磊、“小绵羊”张艺兴、“极限三傻、三精”等,结果自然是节目、嘉宾实现双赢。

  但更多节目中,争议人设似乎也不在少数。《这!就是街舞》第一季中,黄子韬成了吊儿郎当和选手互相调侃的不称职队长,年龄最小的易烊千玺在给选手毛巾时犹豫不决、选手抱怨声不断,罗志祥则是被塑造成批评别队选手、袒护本队选手的偏心导师,韩庚组同样遭遇实力欠缺,晋级不足的负面流言。

  嘉宾及其粉丝针对节目中对嘉宾形象塑造的不满频繁爆发,最终节目集齐四大队长公开声讨、并逐个道歉,也算是综艺史上第一次了。

  除了塑造人设,捆绑CP也从电视剧延伸到综艺,成为了常规操作。但是从Angelababy、郑恺的“周一情侣”到迪丽热巴、鹿晗的“陆地夫妇”,最终都是尴尬收场,还接连发生双方粉丝互撕的恶性事件。

  第三宗则是观众口中的“孤儿剪辑”,制造宣传噱头。一些节目将有人气、有话题度的片段放在预告中,而正片却刻意减少镜头或放在结尾制造悬念。这种跳跃式的剪辑方式被观众吐槽为“孤儿剪辑”,也是综艺节目惯用的手法之一。

  这种现象在竞技类综艺中更为常见,例如《偶像练习生》中,C位蔡徐坤所在队的播出顺序总是被排在倒数几位,甚至被刻意剪在全部公演的下一期节目中。自家爱豆镜头无端变少,粉丝自然要给后期“寄刀片”。

  在业内制片人看来,诸多争议背后,站在艺人和节目组各自的角度上,其实是各说各有理的“难缠事件”。

  一档节目能不能成?一半看卡司、一半看后期,有人曾总结出这条定律。事实上,在后期剪辑过程中,面对巨大的素材量,剪辑师通常都需要综合导演、编剧等各方意见,与各工种合力完成的。剪辑的思路和风格是前后期导演、编剧讨论的结果。所谓“给剪辑师寄刀片”的调侃言论,只是让后期剪辑成了“背锅侠”。

  每一帧画面、每一个情节都服务于整体的剧情逻辑,是后期剪辑的大原则。时下,愈发强调剧情化、戏剧化的综艺节目正流行“剧情式剪辑”,后期剪辑的编剧思维越来越被看重,后期剪辑不只是个完成镜头拼接的技术工种,更是个重新梳理故事线索和剧情逻辑的过程,需要根据前期录制素材梳理出大致剧情,并以此为后期剪辑的基本框架。

  这种剪辑方式在各类节目中都十分常见。例如《极限挑战》以完成每期设定的任务为剧情主线,任务分组、任务过程、任务结果又为主要框架,而每一集又有各自的主题背景和故事线;《中国好声音》等竞技类节目则以比赛进程为主线,单个选手或团队的创作则构成剧情副线,这些情节交织平行剪辑。

  对戏剧逻辑和脉络的关注,使得节目的故事线更为流畅,人物关系更加清晰,人物塑造更为立体,戏剧张力更加凸显,剧情内容更具看点。

  但是剧情化真人秀的创作潮流,却也的确引来了综艺节目剪辑比以往更多的争议,尤以对嘉宾的性格展现和真实录制情况的还原度为甚。

  对于观众代入感十分强烈的真人秀而言,人物的塑造和剧情情节的梳理,似乎变得非常敏感和棘手。近两年,明显看到,综艺节目和嘉宾的翻车争议越来越多,而观众习惯性地让后期剪辑来背锅。

  而随着后期剪辑被放置在了越来越“前台”、重要的位置,剪辑师也都愈加重视网友的意见。视频弹幕、豆瓣、微博等都是后期获取网友意见的主阵地。如星驰传媒便派出专人对舆情进行及时监控并反馈给团队,“一档节目看三次,台播看一次,各平台网播也都要看”,星驰传媒创始人兼CEO朱化凯曾透露。

  剪辑争议频繁地在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中出现,或源于整个综艺市场的变化以及综艺节目制作思路的演进。节目前期策划思路是否详实,拍摄素材是否足够充实难以支撑起故事线,若前期的策划、录制效果不甚理想,则对后期剪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后期对故事线的重塑是否合理、人物塑造的细节处理是否得当等问题的解决,也给后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短期逐利心态下,借助艺人以及剪辑事故进行发酵,已然形成一个营销怪圈。在综艺节目本身原创品质没有大幅度转变提升的大环境下,不少的节目仍难以逃脱这一怪圈。

  然而,即使是追求冲突点,也需要掌握好技巧、把握好分寸,否则就会失去口碑和流量的平衡,得不偿失。

  对于放大冲突点,星驰传媒后期项目负责人王继磊表示,做“点”的原则就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能乱做,“点”出来就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不能太生硬,“现在很多剪辑师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了做‘点’而做‘点’,其实一定要抓大放小,否则节目的重点会被弱化。”

  《向往的生活》中,陈赫初来乍到寻找各种借口不干活,但最终被蘑菇屋队员改造,加入劳动队伍中感受到劳作的乐趣,这种先抑后扬的成长线式剪辑,或是目前在综艺节目既能制造冲突点又能保持良好人设塑造的折中办法。

  当然,这种“成长的套路”也难免会有剧本成分过重、剪辑侧重点过于刻意之嫌,长此以往,也可能让观众感到厌烦。而且,一些节目把成长线铺设得过长,前期宣传冲突时就会发生争议,这种方式是否可取也存疑。因此,对综艺节目剧情节奏的把控与叙事手法创新,对后期剪辑来说愈加艰难且关键。

  “现在主要是看重剪辑思维和创作力,而不是所谓的剪辑技能和手法。年轻、思维有活力,能够跟上当下潮流很重要。”某综艺节目制作公司的老板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比起综艺节目后期剪辑集中在戏剧冲突上做文章,刻意提升爆点出现频率、在没有剧情中捏造剧情,挖掘有趣的人物关系线、创新花字、二次元的包装方式,也应成为后期升级的一种思路。

  “好的后期应该是半个大脑,而不只是技术工种。后期可以为前期提供建议,什么样的内容能让节目更好看,哪些设定不太适合。如果前期愿意采纳后期的建议,前后期一条船,这条船一定可以开得更快。” 这是深井文化创始人兼CEO田磊对未来综艺节目前期、后期的合作模式做出的展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